网站首页
主营业务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人才招聘
快速申请
免费查询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热点资讯
>>
媒体报道
>>
查看详情
“小米”商标遭侵权 《太极熊猫》被抄袭……
2020-04-21 13:26:22
来源:东方卫视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昨天上午,2020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江北新区举行,此次宣传周时间为4月20日至26日。
作为启动仪式上的“重头戏”,由南京市政府、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江苏大学四方共建的新结构经济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正式揭牌。同时,省知识产权局发布了2019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小米诉中山奔腾商标侵权获赔5000万元
2010年4月,小米科技公司申请注册“小米”商标,2011年4月核准注册,注册号8228211,核定使用商品为第9类,核定使用商品包括便携计算机、可视电话、手提电话等,此后他们还陆续申请注册了“智米”等一系列商标。其“小米”具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被告中山奔腾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生产、销售压力锅、电磁炉等家用电器,曾于2011年11月申请注册“小米生活”商标,2015年获得注册,核定使用的商品主要包括电炊具、燃气炉、热水器、电压力锅等。2018年,该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系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为由,裁定宣告无效。此外,中山奔腾公司还曾提出97项商标注册申请,在多个类别商品上注册多件与原告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原告小米科技公司认为,被告明知涉案“小米”商标驰名在先,而恶意注册并使用“小米生活”商标。2016年起,被告在其商品、经营场所、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处突出使用“小米生活”,并全面摹仿原告“小米”商标、宣传语、品牌配色、粉丝昵称等,刻意制造与原告的虚假关联关系,属于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并在主流电商平台销售被控侵权商品,销售额高达6118万余元,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请求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小米”商标为驰名商标,并赔偿经济损失5000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侵犯了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中山奔腾电器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0万元及合理开支414198元。
一审判决后被告不服,向江苏省高院提起上诉。2019年12月31日,江苏省高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点评: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探索建立并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以加大对侵权行为的遏制和打击力度。本案是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对被告高额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体现鲜明的司法导向,意义重大。该案在认定涉案“小米”商标是否驰名时,结合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特点,综合考虑《商标法》规定的驰名商标构成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认定。
《花千骨》手游抄袭《太极熊猫》被判赔3000万元
苏州蜗牛公司开发的手机游戏《太极熊猫》最早版本于2014年10月31日上线;成都天象公司、北京爱奇艺公司开发的手机游戏《花千骨》最早版本于2015年6月19日上线。
2015年8月5日,蜗牛公司向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花千骨》手机游戏“换皮”抄袭了《太极熊猫》游戏,即仅更换了《花千骨》游戏中的角色图片形象、配音配乐等,而在游戏的玩法规则、数值策划、技能体系、操作界面等方面与《太极熊猫》游戏完全相同或者实质性相似。原告要求天象公司、爱奇艺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在公开媒体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3000万元。
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花千骨》游戏与《太极熊猫》游戏相比,其中有29个玩法在界面布局和玩法规则上基本一致或构成实质性相似;另外《花千骨》游戏中47件装备的24个属性数值与《太极熊猫》游戏呈现相同或者同比例微调的对应关系;《花千骨》V1.0版游戏软件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存档资料中,功能模块结构图、功能流程图以及封印石系统入口等全部26张UI界面图所使用的均为《太极熊猫》游戏的元素和界面。同时,在新浪微博以及IOS系统《花千骨》游戏用户评论中,亦有大量游戏玩家评论两游戏非常相似。
法院经审理认为,《花千骨》游戏在游戏玩法规则的特定呈现方式及其选择、安排、组合上,整体利用了《太极熊猫》的基本表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美术、音乐、动画、文字等一定内容的再创作,侵害了蜗牛公司享有的改编权,判决天象公司、爱奇艺公司在全国性报刊上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并赔偿蜗牛公司经济损失3000万元。
被告不服,向江苏省高院提出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点评:
近年来,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迅猛,至2017年,我国游戏用户规模已近6亿人,游戏行业销售收入已达2000亿元。网络游戏作品的知识产权价值越来越高,侵权者的侵权手段也越来越隐蔽。“换皮”抄袭一般是指在后游戏使用与在先游戏不同的角色图片形象、音乐等元素,而在玩法规则、数值策划、技能体系、操作界面等方面完全与在先游戏相同或者实质性相似的行为。对在先游戏的“换皮”抄袭,可以大量减少游戏的开发投入,缩短游戏开发周期。
本案在我国首次明确了网络游戏中玩法规则的特定呈现方式可以获得《著作权法》保护,使用“换皮”抄袭手段被认定为著作权侵权。本案对网络游戏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对推动网络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臧首成
点击免费电话咨询:18511432058
"> 电话:010-86468922 手机:18511432058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国门智慧城6号院4号楼224室
技术支持:
北京百伶百俐
网站首页
一键拨号
联系我们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