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纠纷线上咨询评价与处置综合服务平台’(维拳易)正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指示和部署,积极促进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着力解决知识产权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问题,围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开展的多种类型、多种模式的探索。”1月18日,四川省首个知识产权纠纷线上咨询评价与处置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发布。在发布会现场,平台承担单位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所长张新一语道出平台的重要性。
寻找解决途径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城市发展生命力”的理念,把知识产权作为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在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企业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但由于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专业性、复杂性,导致知识产权权利人对于维权的法律法规、司法诉讼与行政调处等程序缺乏了解。”张新表示,企业在遭遇知识产权纠纷时,难以通过专业、全面的服务来及时了解并制定知识产权纠纷具体的处置方案,很多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知识产权维权活动都具有盲目性、冲动性和随意性,最终使得维权艰难甚至败诉。
在张新看来,知识产权纠纷处理往往会涉及专业的法律规定、司法与行政程序的交叉、禁止令申请与执行、权利稳定性的判断、技术比对分析与判定、司法鉴定与专业性检测、价值评估与损害赔偿、地域与级别管辖等专业性问题。这些专业性问题又分别属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鉴定事务所、专业检测机构等不同的中介服务机构,涉及到司法诉讼、仲裁、行政查处与行政调处等不同的知识产权纠纷处置途径。
“一方面知识产权纠纷具有‘即时性、突发性’的特点,需要快速维权处理才能够有效地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发现侵权行为时,迫切需要获得专业的、及时的法律援助,寻求最经济、最有效、最快速的维权途径和具体实施方案。”张新表示,另一方面,作为知识产权纠纷各方当事人都需要了解与知识产权权利相关的法律、以及知识产权侵权判定等原则,并结合案情进行具体分析与判断,当事人才能够做出维权途径与具体实施方案相符合的决策,这都需要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目前,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等大都是采用面对面的传统线下服务方式,知识产权纠纷各方当事人需要不断的咨询各方意见,需要自身做出综合的分析判断。一旦分析判断失误,则直接严重影响后续知识产权维权的效果,造成“取证难、经历程序多、生效判决或者仲裁获得时间长、费用投入大、损害赔偿低”的局面。
提供有效方案
“与其他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相比,知识产权纠纷线上咨询评价与处置综合服务平台的特色在于满足知识产权纠纷各方当事人的诉前需求,在线提供专业性问题咨询与解答,为知识产权纠纷各方当事人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以及在线提供处置前置性信息的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张新表示,我们的目的是实现知识产权纠纷服务机构线上服务和线下个案具体办理相结合的反馈、监督机制,为司法、仲裁、行政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提供必要的支持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纠纷种类繁多,包括专利纠纷、商标纠纷、版权纠纷、不正当竞争纠纷等,且表现形式多样,不仅有在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使用、进口等方面的侵权行为,还有权属、合同等纠纷,同时还会有产品侵权纠纷、网络许诺销售的侵权纠纷。在张新看来,知识产权维权活动需要将各个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集中起来,形成合力,相互协调和配合,整合各中介服务机构的优势资源。对于知识产权纠纷的各方当事人来说,迫切需要有一个“专业性、综合性、一站式”的服务平台,来代替传统的“面对面、单一性”的法律与技术服务,实现知识产权维权咨询与行动策划前置于网络平台。
“知识产权纠纷线上咨询评价与处置综合服务平台”依托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强大的研发团队、雄厚的技术优势和完善的数据支撑,目的在于整合现有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服务机构的线下服务资源、信息和优势服务特长,及时提供线上咨询,同时对具体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提供线上分析与评价,策划与实施方案,围绕法律程序、策划与处置方案、权利稳定性、侵权技术分析与判定、取证内容与方式、专家意见与检测必要性、损害赔偿预估等,提供专业化的可操作的咨询意见报告书,为知识产权纠纷各方当事人提供 “更专业、更全面、更可行、更有效”的纠纷处置方案和指南,减少“冲动性”维权,避免“盲目性”维权,解决维权过程中“程序多、时间长、费用高、难判断、赔偿低”等问题。
“目前,该平台已经入驻国内多家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评估事务所、司法鉴定事务所、公证处等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能够及时提供‘专业、全面、可行、有效’的知识产权纠纷处置方案和行动指南,力争为知识产权权利人解决后顾之忧。”张新表示。(柳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