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广州5月21日电(记者 贺林平)近日,国家商务部、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以下简称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榜上有名。此前,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经连续获得2013-2014年度、2015-201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成为广东省内唯一一个连续三届获此殊荣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稳步迈入快车道,文化自信更加彰显,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文化出口的规模和数量迅速攀升。这其中,影视作品在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理念、树立国家形象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据悉,自2007年起,商务部将会同相关的国家部委共同制定《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与《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提升文化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而创始于2003年的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充分发挥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广交朋友,联动四方,着力向世人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至今15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征片数量和覆盖国家范围上保持着亚洲第一,成为了目前中国历史最长、唯一具备纪录片投融资、交易功能的国家级纪录片节,2017年的意向签约金额比上一年增加1亿多元,以5.19亿元再刷新记录。
近年来,来自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参加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评优的影片当中,不乏重量级的作品。例如,《中国梵高》就是从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走出去的优秀“中国故事”。2014年,《中国梵高》在纪录片节的方案预售环节上拿到了丹麦电视台联合制作和加拿大广播电视台的预售,成片后于2016年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全景展映单元,并在荷兰部分院线公映,将“中国故事”成功推向了国际舞台。
像《中国梵高》这样通过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这个平台走向世界的作品还有不少,事实上,十六年来,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很大程度上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我们要从内容、资本、传播等三个角度,实现‘中国故事’国际合拍项目的系统化产出。”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秘书长刘军如是说。
当今世界,国际文化市场已成为各国文化竞争和交流的重要渠道,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平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进入国际文化市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贸易逆差初步扭转,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
但是,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在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而纪录片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国际化语言,在城市拓展国际影响力、打造文化名片、树立国人文化自信方面有着非常特殊的功能与作用。为此,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将在做好专业交流和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打造成城市的重要文化品牌,推动更多的中国纪录片走出国门,以纪录片为载体,带动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人民网